十一月裡有什麼節慶?
拿這個問題來問身邊的人,得到的答案恐怕不是雙11 購物節就是感恩節了,網路或連鎖商店鋪天蓋地的大特價宣傳,要人不記住都很難。這和本篇要說的故事「冬尾戲」或稱「平安戲」,又有什麼關係呢?和南瓜燈一樣,這要從歐洲人移民開墾美洲說起了。
感恩節源自於從歐洲渡海到美洲的早期移民,他們的生活和明清時期來台灣墾荒的先民一樣艱辛。為了答謝美洲原住民協助他們克服各種水土不服,就在收成時舉辦感恩慶典,分享一年來辛勞的成果。而冬尾戲,其實就是台灣農村本土的感恩節喔!過去農村時代,人們要吃飯討生活,不是靠老闆發薪水,而是看田裡的收成;而收成好壞,除了自己辛勤工作,更得看老天爺的面子。因此,靠天吃飯的農民們都會在秋冬收成後,舉辦慶典感謝上天,也祈求來年順利。
老天爺賞不賞臉,是關係到家家戶戶所有人的事,因此舉辦慶典的費用要靠大家一起募資,由「爐主」算人頭向每戶收錢。男人稱「丁」,女人算「口」,募來的錢就叫做「丁口錢」。為了公平起見,每年「爐主」是擲筊來決定的,能夠連續擲出最多「聖筊」的人,就擔任當屆爐主,負責祭祀節慶的大小事。為神明服務是很光榮的事,能夠當上爐主的人都會非常開心。
冬尾戲總是熱鬧非凡,在板凳撐高的神桌上,祭祀的是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三位神官掌管的就是讓農作物能順利生長的天氣、土地和水。在蘆竹湳通天宮祀奉的主神——玄天上帝,也會被請到外面來共襄盛舉。從竹南鎮上請來的道士,下午會在祭典誦完經後,灑糖果給小朋友們,廟會旁還有雞蛋糕、甘蔗等攤販。家家戶戶都會殺雞宰鴨,準備一頓好料分享給親友,早年農家生活條件不好,平日配飯吃的多半也就是蘿蔔醃菜,這是一年之中少數能吃到肉的好日子。晚上的重頭戲則是現場演出的布袋戲或歌仔戲,在沒有數位娛樂的年代,看戲就是人們最大的享受。
舉辦慶典除了酬神,也是人們慰勞自己一年來的辛勞。隨著社會富裕起來,要吃一頓豐盛的雞鴨魚肉已經不是稀罕的事,轉投工商服務業的人們,也不再需要靠老天爺賞臉維持生計,冬尾戲就這樣逐漸被淡忘。有趣的是,選爐主時要求連續擲出聖筊的傳統,反而留了下來,成為過節時熱鬧的擲筊比賽。社區裡古厝風情館的館長說,在他擔任主委任內,最多曾見過連續九次的聖筊,純粹以數學來算,這是1/512 的機率,下次來蘆竹湳過元宵,也來挑戰看看,沾個喜氣吧!